業績分化壓力 | 2025年9月商業地産零售業态發展報告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5-09-23 17:15

  • 部分企業過度依賴關聯方或運營乏力,面臨收入下滑和出租率下降的雙重壓力。(報告期:2025.08.27-2025.09.23)

    觀點指數 促消費利好政策持續發力,市内免稅店助力城市形象提升 國家與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政策,通過舉辦全國性活動和升級商圈,多維度提振消費。深圳、廣州等地的市内免稅店相繼開業,有望激活核心商圈活力,提升城市形象和旅遊吸引力。

    企業中期業績分化持續,市場競争壓力顯著增強 2025上半年,商業地産企業的業績分水嶺愈發明顯。以華潤萬象生活、龍湖集團為代表的頭部企業,憑借突出的運營能力、精準的市場定位和規模化優勢實現了穩健增長。而部分過度依賴關聯方或運營乏力的企業,則面臨收入下滑和出租率下降的雙重壓力,反映出市場競争的白熱化。

    精準施策助力項目業績增長,奧萊市場需求空間仍存 面對挑戰,樣本項目紛紛通過精細化運營實現增長。高端項目聚焦會員體驗與首店經濟,中端項目強化活動策劃與空間改造。奧萊業态因契合消費者對性價比的追求而備受青睐,王府井等企業的奧萊業務表現亮眼。

    多數零售企業實現營收增長,餐飲闆塊業績明顯分化 餐飲闆塊分化明顯,蜜雪冰城、古茗等頭部品牌通過規模化和高效供應鍊實現高速增長,而呷哺呷哺、海底撈等火鍋巨頭則面臨營收下滑的挑戰。

    國内電商呈不同增長态勢,跨境電商推動品牌出海 國内三大電商平台京東、拼多多、阿里的營收增速均有所放緩,且都因戰略投入或補貼政策導致利潤下滑。與此同時,速賣通、SHEIN、Temu等平台通過品牌孵化、市場推廣等方式,積極布局海外市場。

    業态分化帶來收入差異,中金奧萊商業REIT期内發售 消費基礎設施REITs整體保持了穩定的現金流和可觀的分派率,資産質量和運營能力是決定其表現的關鍵因素。新上市的中金唯品會奧萊REIT和即将上市的華夏凱德商業REIT均受到市場熱捧,顯示出投資者對優質消費類資産的信心依然很足。

    促消費利好政策持續發力,市内免稅店助力城市形象提升

    商業政策上,9月商務部出台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幹政策措施。其中提及,将支持消費新業态新模式新場景建設,推動商旅文體健融合發展,聯合相關部門共同開展“服務消費季”、“中華美食荟”、“養老服務消費季”、“全國文化和旅遊消費促進活動”等全國性促消費活動。

    這些活動将聚焦餐飲住宿、家政服務、養老托育、文娛旅遊、體育健康等領域,通過形式新穎、特色鮮明、跨界融合的活動,積極培育服務消費新熱點。

    與此同時,地方層面也紛紛出台相應政策。成都市正式印發《成都市商圈提質升級三年行動方案》,提出以“4+12+57”城市商圈格局為核心,通過三年時間推動商圈質量整體躍升,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今年成都将在核心商圈舉辦30場以上大規模促消費活動,吸引30家現象級品牌首店入駐,引入20個國際知名品牌。

    浙江省商務廳等7部門也印發《加快推進首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自9月13日起施行,進一步豐富商業生态,提升消費品質吸引力。

    免稅經濟層面,期内多家市内免稅店開業。深圳首家市内免稅店于深業上城開業,面積近3000平方米;廣州首家市内免稅店也于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友誼國金店開業,經營面積達 2357平方米。

    上述城市的免稅店均采用“市内提前購買,口岸離境提貨”的模式。旅客憑出入境有效身份證件及離境航班信息,在市内選購商品後,商品會由海關監管送到機場提貨點。

    與傳統口岸免稅店相比,市内免稅店具有購物時間更靈活、環境更舒适、品類更豐富的優勢,並能與城市商業、文化、旅遊深度融合。

    上述市内免稅店的正式落地,将對相關城市商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以廣州為例,首家市内免稅店的落地,将離境免稅政策從傳統的空港、郵輪口岸拓展至城市核心商圈,進一步推動消費商圈的提檔升級,助力廣州提升旅遊競争力和城市形象。

    此外,免稅店還有助于國貨的展示和銷售,可提升中國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

    企業中期業績分化持續,市場競争壓力顯著增強

    業績表現上,2025上半年已上市商業地産企業的業績依然呈現持續分化的趨勢,且表現得更為顯著。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觀點指數整理

    具體來看,頭部的華潤萬象生活是為數不多實現收入增長的商管企業,2025上半年購物中心業務實現收入22.64億元,同比增長19.8%,零售額也達到1220億元,同比增長21.1%。

    增長背後,與華潤萬象生活的規模優勢以及不斷推動新項目入市有關。據了解,其目前在運營的項目達到125個,且上半年有鄭東萬象城、順德萬象匯等新項目開業。

    分類型來看,重奢項目零售額同比增長13.2%,在高端消費市場表現疲軟之際較為難得;非奢項目增速達26.4%,顯著高于重奢,符合如今的消費趨勢,說明其運營項目能精準契合大衆的品質消費需求。

    商業競争力上,華潤萬象生活目前形成了“一城多匯”、”多城多匯”的商業布局,由萬象城、萬象天地以及萬象匯三條主要的商業産品線來實現差異化發展,再由“天地”繫列的非標線來進一步補充。

    而同賽道的其他企業,則普遍錄得收入下滑。其中,寶龍商業2025上半年零售商業收入為10.49億元,同比下滑.6%;星盛商業錄得2.84億元,收入下滑9.6%,反映出商管賽道面臨的市場挑戰。

    部分商管企業過度依賴關聯方,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不少關聯方出現資金鍊緊張、項目開發放緩等問題,商管企業的業績持續受到影響。

    輕重並舉的企業中,2025上半年龍湖集團商業租金收入為55億元,同比增長4.9%;在營的89座商場出租率保持97%的高位。營業額及客流也實現增長,期内商業銷售額達402億元,整體增幅約17%;日均客流量為328萬人,整體增幅約11%。

    同樣錄得增長的還有新城控股,今年上半年其實現商業運營總收入69.44億元,同比增長11.8%。截至2025年6月底,新城已實現全國141城205座綜合體項目的布局,吾悅廣場開業規模達1608.14萬平方米,出租率穩定保持在97.81%。

    但也有部分企業錄得收入下滑,如大悅城地産購物中心租金收入錄得14.68億元,同比下降3%;購物中心平均出租率為93%,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

    業績表現分化背後,一方面是供給端新開的購物中心數量依然在增加,市場競争進一步加劇;另一方面是在消費類政策的刺激下,市場活力得到一定釋放,但消費者對非必要消費仍趨于謹慎,企業實現業績增長的挑戰依然巨大。

    精準施策助力項目業績增長,奧萊市場需求空間仍存

    基于當前面臨的市場環境,樣本項目通過更加多元的業态組合滿足消費者的多重需求,吸引流量並成功轉化為銷售。

    不同類型項目的具體方向有所差異,高端項目方面着力于提升高端會員體驗。如華潤萬象生活就針對一些重點品牌開展更高層次的對接,包括達成戰略共識和擴大合作範圍;同時加大對重奢項目内的非奢品牌組合調整的力度,加強對生活方式、運動鞋服品牌等熱門品類品牌的引進。

    以天津萬象城為例,該項目上半年着力豐富運動、餐飲品牌,一方面增加了Trek、Brompton Junction、Wilson、TOZARK、montbell等戶外運動品牌,另一方面還引入了禧海·梧桐(雲貴菜)、野果yeego(雲貴菜)、村下厝(閩菜)、山緩緩(雲貴菜)等地方特色小衆餐飲,日均客流同比提升20%,餐飲業态零售額同比提升10%。

    上海C.P靜安也通過硬件煥新與首店矩陣激活年輕消費,調改聚焦在LG2美食集市與L7餐飲層改造,引入5家全國首店、18家上海首店及48家區域首店,煥新後零售額同比增長49.6%,租金同比增長27.9%。

    中端項目上,重點在于加強活動策劃,實現客流提升。如龍湖集團對一些重點項目進行了空間改造和升級,並進行“一店一策”的精細化運營,對整體的業績提升起到積極作用。

    如運營多年的重慶北城天街,就對原遠東百貨區域進行整體改造,引入了超100家頭部品牌,打造戶外運動首店矩陣、時裝旗艦店集群及沉浸式社交餐飲空間。

    相關數據顯示,截止目前,為适配主流客群的多樣化消費需求,龍湖持續推動重點項目改造升級,投入成本近3億元。

    奧萊方面,市場需求下,一二線城市接連涌現新項目。期内,杭州新增3家倉儲式城市奧萊荟品倉,分别入駐杭州運河大劇院、上億廣場、麗豐商務廣場三個項目。

    據了解,目前荟品倉已在全國布局60多家賣場,擁有1200萬會員。區别于傳統奧萊多位于城市郊區,倉儲式城市奧萊通常位于城市中心城區或人口密集的商圈,貼近居民生活圈,交通較為便利,但面積通常較小。

    企業業績表現方面,王府井奧萊業态營收實現增長,同時保持較高毛利率。2025上半年實現營收11.88億元,同比增長4.20%,毛利率為65.60%,同比增長4.12個百分點。

    随着消費者對性價比消費的需求日益增加,奧萊業态當前受到市場青睐,成為當下熱門消費目的地,而王府井這類企業未來有望憑此特色吸引更多元的消費客群。

    多數零售企業實現營收增長,餐飲闆塊業績明顯分化

    茶飲方面,上市茶飲企業均實現營收正增長。蜜雪冰城2025上半年營收148.75億元,是唯一營收超百億的企業,同比增長39.3%,規模優勢明顯。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觀點指數整理

    此外,古茗的營收增速也較為突出,2025上半年營收超56億元,同比增長41.2%,為樣本中增速最快的企業,主要得益于其快速的門店擴張和有效的市場策略。

    而受直營模式限制,奈雪的茶營收規模相對較小。2025上半年的營收錄得21.78億元,落後于大部分上市茶飲企業。

    淨利潤方面,蜜雪冰城、古茗和茶百道的表現較為突出,增速超過40%,主要得益于規模化效應和高效的供應鍊管理。如古茗通過地域加密策略和龐大的倉儲物流基礎設施,倉到店的配送成本少于GMV總額的1%。

    餐飲方面,呷哺呷哺、海底撈、綠茶集團在2025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各有特點。火鍋賽道的呷哺呷哺和海底撈錄得營收下滑,前者實現收入19.4億元,同比下降18.9%,後者則錄得營收207.03億元,同比下降3.66%。

    綠茶集團2025年上半年實現整體營收22.9億元,同比增長23.1%;經調整淨利潤2.51億元,同比增長40.4%。每家餐廳日均銷售額由去年同期的2.31萬元降至2萬元,人均消費較去年同期的58.1元下滑至55.5元。不過翻台率有所上升,由去年同期的3.05次/日升至3.10次/日。

    服飾方面,根據安踏體育2025年中期業績公告,上半年公司收入達到385.44億元,較2024年上半年的337.35億元同比增長14.26%,經營溢利為101.31億元,同比增長16.95%。

    其中,安踏主品牌實現營收169.50億元,同比增長5.4%;FILA實現營收141.82億元,同比增長8.6%;其他品牌如迪桑特、可隆等實現營收74.12億元,同比大漲61.1%。安踏體育在業績增長方面保持着良好的态勢,表明其品牌運營和市場拓展策略取得了顯著成效。

    與此同時,市場上傳來股權出售消息。皮諾家族正考慮出售其持有的德國運動品牌Puma的29%股權,並已與包括安踏、李甯、美國運動服裝公司以及中東主權财富基金等在内的潛在下家接觸。

    從戰略角度來看,安踏一直秉持"單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戰略,此前有過成功收購並運營FILA、亞瑪芬等品牌的經驗,但Puma的定位與安踏集團旗下FILA存在一定競争,後續是否收購仍需觀察。

    Lululemon也發布了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報,公司全球淨營收同比增長7%至25億美元。 作為lululemon全球第二大市場的中國,二季度業務淨營收同比增長25%,按固定美元計算增長24%。

    門店拓展上,期内Lululemon在國内開設了5家門店,並持續通過多樣化的活動與體驗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強用戶粘性。

    珠寶方面,部分企業如老鋪黃金、周六福等業績實現了增長。老鋪黃金營業收入123.54億元,同比增長250.95%;歸母淨利潤22.68億元,同比增長285.76%,取得不錯的成績。背後主要是其品牌影響力擴大,産品持續優化推新,且線上線下店鋪整體營收大幅增長。

    數據來源:企業财報,觀點指數整理

    截至6月30日,老鋪黃金入駐29家頭部商業中心、擁有41家門店,上半年來自線下門店的收入達107.36億元。

    周大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45.97 億元,同比下降 43.92%;歸母淨利潤 5.94 億元,同比下降 1.27%,主要是高金價抑制了黃金首飾消費。周大生以黃金為主力産品,素金類産品營收受金價上漲沖擊最為直接。

    國内電商呈不同增長态勢,跨境電商推動品牌出海

    國内電商方面,從營收數據來看,京東、拼多多、阿里巴巴2025年第二季度呈現出不同的增長态勢,但均面臨利潤下滑的情況。

    數據來源:企業财報,觀點指數整理

    京東2025年第二季度營收為3566.6億元,同比增長22.40%,是這幾家企業中營收增速最快的。其收入高增長主要得益于新業務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外賣業務的強勢推進。

    期内,京東外賣帶動新業務收入同比大幅增長199%,日均訂單量突破2500萬單,業務覆蓋全國350個城市。

    不過,淨利潤因外賣等新業務的戰略投入而下滑,歸屬于本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62億元,同比下滑50.8%。此外,由于新業務推廣活動的支出增加,公司營銷開支同比翻倍,達到270億元。同時,研發開支達53億元,同比增長25.7%,研發開支占收入的百分比提升為1.5%。

    同期拼多多的營收為1039.8億元,同比增長7%,增速繼續放緩,主要是受到“國補”政策的影響。

    阿里巴巴營收則為2476.5億元,同比增長2%, 經營利潤349.88億元,同比下降3%,經調整EBITA同比下降14%,主要歸因于對淘寶閃購以及用戶體驗、科技等投入的增加。

    此外,歸屬于拼多多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307.535億元,同比下滑4%。利潤下滑主要原因在于拼多多今年提出的“千億扶持”和從去年延續至今的“百億減免”政策,為商家節省了經營成本,這些投入直接影響利潤的表現。

    跨境電商方面,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電商平台速賣通AliExpress,正籌備一項高規格品牌出海項目。該項目預計于2025年雙11前啟動,已向多家世界500強及知名品牌發出合作邀請。速賣通将在其App端開設新品牌專區,為合作品牌提供流量及海外運營支持。

    速賣通借此時機推出品牌出海項目,有望借助購物節的流量紅利,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和銷售額,實現業務的快速增長。

    SHEIN也宣布啟動“SHEIN Xcelerator”品牌孵化與扶持計劃,旨在為中國及全球新興設計師、成熟品牌提供資金、流量、供應鍊等資源,加速其國際化布局並提升品牌知名度。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該計劃首批面向中國市場招募,後續将擴展至歐美、東南亞等更多區域。SHEIN表示,将通過線上培訓、線下快閃、聯合營銷等方式,幫助合作品牌在12個月内實現海外銷售增長,並同步提升社交媒體影響力。

    上述電商平台通過為品牌提供支持,可構建更完整的出海生态,帶動平台上下遊産業鍊的發展,增強平台的綜合競争力。

    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台Temu已恢復從中國工廠直接向美國消費者發貨,並同步加大在美國市場的廣告投入。數據顯示,其在Meta平台的活躍廣告數量從4月中旬的僅4條增至 7月的超10000條,谷歌廣告從6條增至數百條。

    此前Temu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額曾因關稅等因素下滑,此次舉措也是其試圖扭轉局面,重新搶占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

    業态分化帶來收入差異,中金奧萊商業REIT期内發售

    從2025上半年的表現看,大部分消費REITs展現出穩定的現金流生成能力和分派率,符合穩健收益的産品定位。如年化分派率普遍集中在3.5%-4.3%區間,為投資者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回報。

    數據來源:REIT公告,觀點指數整理

    分産品來看,收入靠前的有華夏華潤商業REIT、中金印力消費REIT、華夏大悅城商業REIT,收入分别為36683萬元、17047萬元、16694萬元。

    收入最高的華夏華潤商業主要得益于其商業物業規模較大、地理位置優越,擁有較多優質租戶和較高的出租率,能夠産生穩定且高額的租金收入。

    淨利潤方面,華夏首創奧萊REIT、易方達華威市場REIT表現較為突出,分别為3814.68萬元和2019.5萬元。

    整體來看,資産區位與業态定位是收入分化的核心驅動因素。核心商圈購物中心業态的收入規模大、現金流穩定,如華夏華潤商業REIT、中金印力消費REIT;而奧萊盈利效率高,如華夏首創奧萊REIT;社區商業、專業市場如嘉實物美消費REIT、易方達華威市場REIT收入規模小。

    年化現金分派率上,上述8支消費基礎設施REITs的平均分派率為4.42%。其中華夏華潤商業REIT和華夏大悅城商業REIT明顯低于平均水平,分别為3.62%和3.48%。可能是因為其市值相對較高,反映出當前市場對其資産質量和長期增長潛力的認可,給予了一定溢價。

    9月12日,中金唯品會奧萊REIT作為國内第二只以奧特萊斯項目作為底層資産的消費基礎設施REITs正式挂牌交易,這也是截至目前成功發行的第10支消費基礎設施REITs。

    從上市首日表現來看,中金唯品會奧萊REIT收盤價達到了4.413元/份,相較于3.48元/份的發行價格,漲幅約為26.81%。

    REIT底層資産運營商杉杉商業目前成功運營20家奧特萊斯廣場,是國内已開業及自持奧萊物業數量最多的企業。

    截止目前,已申報REITs中,還剩華夏凱德商業 REIT、華夏中海商業REIT、中航天虹消費REIT三單待上市。

    從上市進度來看,華夏凱德商業REIT将成為第11支上市的消費基礎設施REIT。該REIT 是首單外資消費 REITs,基金主要原始權益人及運營管理機構為凱德投資,于9月9日至9月10日正式發售,發售價格為5.718元/份,拟募資總額為22.87億元。

    根據此次發售結果,比例配售前的總認購資金達3091.7億元(含戰略配售、網下發售和公衆發售),是其拟募集規模的135.2倍,較高的市場熱度說明當前消費類REIT受到投資者青睐。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馮彩雲    

    審校:陳朗洲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