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聚焦數據互聯與綠色科技賦能,頭部企業以倉網協同、資産整合破局,倉儲行業通過降本增效、整合升級重回擴張軌道。(報告期:2025.10.23-2025.11.21)


觀點指數 指數階梯式回升,物流數據互聯促産業優化 2025年10月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LPI)為50.7%,雖環比微降但仍處擴張區間,8月起倉儲指數呈階梯式回升,10月已回升至50.6%,重回擴張線。政策端聚焦物流數據開放互聯發力,低空經濟、綠色物流等領域獲政策支持,疊加企業供應鍊優化升級,行業降本增效成果持續鞏固。
多領域趨于分化發展,科技與綠色物流價值轉型 據物聯雲倉披露,10月全國重點城市連續4個月租金持平、但空置率仍略升,物流地産、快遞等領域企業盈利分化,順豐、萬緯物流等頭部企業穩健增長。行業向科技綠色轉型,普洛斯、京東等聯合科技企業落地零碳園區,通過智能技術與新能源應用實現降本增效。
物流投資倉網與生态協同,技術與資産整合提速 報告期内物流行業投資活躍,6起相關動态凸顯“倉網協同、技術賦能”的特征。普洛斯、中通等頭部企業通過建智能倉、落智慧樞紐強化效率;京東物流聯動伙伴完善倉網。資本層面,申通收購丹鳥等整合動作頻現,行業借技術與資産整合加速高質量發展。
物流倉儲REITs表現穩健,規模增長分紅持續向好 2025年三季度物流倉儲REITs表現亮眼,闆塊平均出租率達92%,嘉實京東等多只産品滿租或接近滿租。行業年化分派率穩定在4%,南方順豐、中金普洛斯等分紅表現突出。政策支持與運營優化下,其規模将持續擴張,成資産配置的“壓艙石”。
指數階梯式回升,物流數據互聯促産業優化
2025年10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0.7%,較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但比去年同期提升0.1個百分點。10月份,絕大部分分項指數環比回升,其中業務總量指數、新訂單指數、資金周轉率指數、物流服務價格指數、固定資産投資完成額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處在景氣區間。
中物聯表示,10月份數據回調和前期高基數有一定關聯,是需求增長變化和季節性因素的綜合作用,總需求仍處在擴張區間,反映物流保持活躍态勢,工業領域和居民消費領域物流需求繼續形成穩定支撐,後期企業對後市預期保持穩中向好判斷。

數據來源:國家郵政局、中物聯,觀點指數整理
2025年10月份,倉儲指數為50.6%,較上月回升1個百分點,重回50%的擴張與收縮臨界點以上。從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業務量指數、設施利用率指數、期末庫存指數、平均庫存周轉次數指數有所上升,升幅在0.6至3.8個百分點之間。
據觀點指數統計,從時間維度看,倉儲指數自1-2月短暫下滑後進入波動調整期,8月起呈現階梯式回升态勢。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分析指出,指數回升反映市場需求逐步回暖,供應鍊上下遊銜接更趨順暢,商品流轉速度加快,企業補庫意願略有增強,盡管庫存水平仍有下降,但降幅已較前期收窄。
同時,2025年三季度倉儲指數均值為49.7%,較去年同期回升0.9個百分點,彰顯行業應對短期沖擊的韌性持續提升。中物聯預測,随着四季度穩增長政策效能加速釋放,投資和消費領域的相關活動保持積極,倉儲業務需求仍具備進一步回升的空間。
2025年10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475.5,同比提升2.4%,其中發展規模指數、服務質量指數和發展能力指數分别為616.4、705.2和240.7,同比分别提升5.6%、0.2%和1.7%,發展趨勢指數為68.6。
當月上旬,快遞企業積極拓展服務空間,滿足假日期間特産、生鮮寄遞需求;中下旬,快遞企業深化與電商協同發展,加強自動化、無人化、智慧化設備應用,提升處理能效,日均快遞業務量約6億件,為“雙十一”電商大促築牢保障。
10月份中國電商物流指數為113.1點,比上月回升0.4點,連續8個月回升,創2025年以來新高。分項指數中,總業務量指數、農村業務量指數、人員指數、物流時效指數、滿意度指數、實載率指數有所上升,履約率指數環比持平,庫存周轉率指數和成本指數有所下降。
在雙節假期消費的推動下,連續8個月回升,且随着“雙十一”等促銷活動陸續啟動,需求有望繼續保持回升趨勢。分地區來看,四大地區總業務量指數均有所回升。西部地區電商物流總業務量指數回升0.8點,漲幅最高。
政策方面,據觀點指數不完全統計,共錄得5起相關政策,涵蓋數據互聯、綠色貿易、低空經濟、藥品物流、降本增效等領域,形成“數字化+綠色化+場景化”的政策組合拳。

期内,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推動物流數據開放互聯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實施方案》,聚焦物流數據與産業數據的融合應用,提出深化跨行業數據整合利用,提升數字化供應鍊集成服務能力。
這一政策将打破物流數據孤島,推動貨主、物流企業、倉儲設施等數據的互聯互通,為智能調度、需求預測等應用奠定基礎,預計可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1-2個百分點。
商務部《關于拓展綠色貿易的實施意見》則從裝備端發力,推廣新能源運輸車輛、智能倉儲節能繫統、冷鍊低碳改造,引導企業使用綠色物流裝備。
京東、順豐等企業已加速布局新能源車隊,萬緯物流的智能倉儲節能繫統使單倉能耗降低20%,綠色物流成為行業轉型的新方向。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場景培育和開放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的實施意見》将低空經濟明确列為新領域新賽道的重點培育對象,為無人機物流、無人配送的規模化應用提供政策支持。
地方政策同樣精準發力,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上海行動計劃》鼓勵中小物流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在多式聯運、智慧物流、冷鍊物流、城市配送等領域培育特色競争優勢。
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上海市藥品現代物流指導意見》則覆蓋藥品物流全環節質量控制與信息追溯,推動降低藥品物流運營成本,為醫藥冷鍊的規範化、高效化發展提供保障。
政策紅利下,行業運行質效顯著提升。前三季度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14.2萬億元,繼續保持有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穩步下降,反映了行業降本增效成果持續鞏固。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顯示,三季度全國食品冷鍊物流業務總需求1.173億噸,同比增長4.72%,增速較二季度提升0.16個百分點。在消費升級與政策規範的雙重驅動下,生鮮電商、預制菜等領域的冷鍊需求持續釋放。
綜上,近期政策從數據、綠色、場景、細分領域等維度為物流行業賦能,疊加社會物流成本低位運行、冷鍊需求穩步增長的良好态勢,物流行業的發展質量與效率将進一步提升。
多領域趨于分化發展,科技與綠色物流價值凸顯
期内,倉儲市場供需指標同步變動。據物聯雲倉數據,10月全國平均租金為23.17元/㎡·月,環比持平且已連續4個月維持這一水平,全國倉儲空置率16.5%,較此前有所上升;41個重點城市平均租金為23.55元/㎡·月,較上月小幅下降,空置率15.86%,環比上升0.44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物聯雲倉,觀點指數整理
分城市來看,41個重點監測城市中,超半數城市租金與空置率基本保持穩定。部分華北、西北地區城市因新增供應集中,空置率出現階段性上升,倉儲市場供需格局呈現明顯的城市分化特征。
物流地産領域核心趨勢聚焦成本結構優化與業務模式調整。萬緯物流三季度總營收31.8億元,同比增長7.4%,通過加速從重資産運營向“重資産+輕資産”模式轉型,持續優化财務結構。寶灣物流總營收13.8億元,同比減少3.91%,淨利潤同比降幅達57.71%,主要受新開業園區培育周期較長、智慧園區改造及光伏項目投入等因素影響,短期利潤面臨一定壓力。
快遞行業整體以量價齊升帶動盈利改善為主要方向。前三季度,京東物流營收550.84億元,同比增長24.1%,受全職騎手數量增加影響,淨利潤下滑15%;其倉儲網絡總管理面積已超3400萬平方米,通過“聚量共配”模式優化運輸鍊路、減少中轉頻次,依托數字化繫統實現物流全鍊路可視化,持續探索降本增效路徑。
順豐控股表現穩健,總營業收入2252.6億元,同比增長8.89%,歸母淨利潤83.1億元,同比增長13.69%,淨利潤率3.87%,業務規模與盈利水平同步提升。中國外運總營收750.4億元,同比下降12.60%,淨利潤同比減少4.28%,主要受制于傳統貨代業務模式對國際運價的高度敏感性,以及外部貿易環境帶來的挑戰。
冷鍊與跨境物流領域在高增長背景下呈現結構分化特征。冷鍊領域中,前三季度海容冷鍊總營收24.3億元,同比增長15.20%,淨利潤率12.26%,盈利水平保持穩健;冰山冷熱總營收36.1億元,同比下降2.73%,淨利潤同比下降4.12%。跨境物流賽道上,嘉誠國際總營收9.5億元,同比下滑3.40%,但淨利潤率維持15.86%的高位,盈利能力穩固。

與此同時,面對傳統物流模式面臨的效率與環保雙重壓力,供應鍊物流、綠色物流成為行業轉型焦點,多家企業通過技術合作、模式創新推動價值增長。
期内典型園區有普洛斯西門子智慧物流園區、京東與甯德時代物流倉配及零碳園區、萬緯上海奉賢臨港園區、京東與德力西電氣零碳園區。
普洛斯西門子智慧物流園區開展創新試點,依托西門子在自動化、數字化及能源管理領域的技術積累,結合普洛斯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及新經濟産業生态資源,雙方聯合研發可規模化復制的智能零碳解決方案。經第三方測算,該方案落地後有望實現園區設備互聯率提升至95%以上,運營能耗降低18%,人力成本減少12%,為物流園區的數智化與低碳化融合發展提供技術參考。
京東與甯德時代物流倉配及零碳園區,以綠色轉型為核心方向推進物流裝備電動化。借助甯德時代長循環電池技術支撐,京東計劃在年内将新能源配送車占比提升至60%。參考行業平均水平,單台新能源物流車年均減排量約11噸二氧化碳。這種“技術+場景”的合作模式,通過規模化應用新能源裝備,可使相關采購成本降低20%,在提升物流運營環保屬性的同時優化成本結構。
萬緯上海奉賢臨港園區成為綠色物流領域的實踐標杆。園區配備10間獨立催熟庫,引入ESG管理體繫,已獲得LEED鉑金級正式認證。其搭載的智能分揀繫統處理效率達1.2萬件/小時,與行業核心區域智能分揀設備78%的滲透率水平保持一致;同時結合光伏建築一體化設計,實現15%的能耗自給,為物流園區綠色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路徑。
京東與德力西電氣合作共建零碳園區,通過供應鍊數字化整合,探索“京東超級供應鍊”在工業領域的落地應用。園區内設備自動化率達97%的生産線,最快可實現1.7秒下線一個産品;工業品訂單響應時間從48小時壓縮至8小時,流通成本降低25%。雙方同步探索無碼入倉的新型入倉模式,帶動入倉商品數量同比增長4倍,契合當前物流行業數智化轉型、降本增效的發展趨勢。
物流投資倉網與生态協同,技術與資産整合提速
報告期内,共錄得6起投資事件相關動态,頭部企業通過技術合作、産能落地、資本並購等多元舉措,推動行業向效率化、全球化、生态化方向穩步進階,“技術深度融合、資産高效整合”成為行業發展的鮮明特征。

技術創新與物流場景的融合應用持續深化,成為企業提升運營效率的核心抓手。普洛斯不斷強化智能物流生态布局,其昆山飛洋物流園自動化倉正式投用,配置智能分揀機器人與AGV搬運繫統,實現倉儲作業自動化升級;同時與四家智能物流裝備領軍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共建“空間×生态”創新服務模式,目前已有5個合作試點園區落地,加速将技術成果轉化為園區實際運營能力。
中通快遞在智慧物流樞紐建設上動作頻頻,以3.81億元競得佛山順德地塊,計劃投資50億元打造“空地一體智慧運營中心”。該中心将整合無人機幹線運輸、無人車末端配送、智能分揀中心等設施,構建“空-陸-倉”協同的智慧物流網絡,進一步完善其智能化物流布局。
汽車物流細分領域同樣呈現技術賦能趨勢,一汽豐田售後備件全國總倉落地普洛斯天津空港汽車産業園。該倉庫采用“智能貨架+自動化分揀”繫統,實現備件從入庫到出庫的全流程無人化操作,使備件配送時效從48小時壓縮至24小時,庫存周轉率提升30%,顯著優化汽車售後物流服務效率。
物流企業加速倉網資源整合與生态聯動,通過跨主體合作深化供應鍊服務能力。京東物流與京東産發聯動發力,與蒙牛合作啟動武漢BC一體化倉網項目,整合倉儲、配送、冷鍊等核心資源,實現蒙牛乳制品從“工廠到消費者”的全鍊路可視化管理,訂單處理時效提升50%。
京東物流滄州倉正式投入運營,重點聚焦華北區域電商與産業帶物流需求,日處理訂單能力達5萬單,進一步加密了其在北方地區的倉網布局。與此同時,壹米滴答武漢分撥中心落地京東産發武漢物流園,借助京東産發的基礎設施資源與成熟運營經驗,雙方成功構建“物流地産+零擔物流”的生态協同模式。

資本運作與資産交易成為物流行業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途徑,多領域整合動作亮點頻現。天津港集團拟轉讓中鐵儲運60%的股權,通過引入市場化資本提升鐵路物流資産運營效率,推動天津港鐵水聯運業務向市場化轉型;高瓴旗下物流平台EZAHill以4000萬美元收購泰國滿租DHL倉庫,進一步完善其在東南亞的倉儲網絡布局,為中國品牌出海提供本地化物流支撐。
國際物流資産交易市場表現活躍,凱德騰飛房托以9000萬新元出售澳洲昆士蘭物流項目,較評估價溢價9.5%,反映出國際資本對成熟物流資産的價值認可;香港服裝品牌G2000主席田北辰的粉嶺貨倉以3.8億港元售予内地物流企業,體現了内地資本對香港優質倉儲資源的持續關注。
快遞行業股權整合持續推進,申通快遞完成對丹鳥物流100%股權的收購,補全了其在電商大件物流與末端配送領域的能力短闆。丹鳥物流的區域配送網絡與申通快遞的幹線網絡形成協同效應,預計将推動申通在電商件領域的市場份額提升2-3個百分點。
冷鍊物流領域,紅星冷鍊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若成功上市,募集資金用于在未來四年建造一座新加工廠及新冷凍食品倉儲倉庫,獲得資本支持用于全國冷鍊網絡擴張與溫控技術升級,助力其增強在生鮮、醫藥冷鍊細分市場的競争力。
綜合來看,物流行業正通過三大路徑實現高質量發展:頭部企業以技術合作與場景落地夯實運營效率優勢,以倉網布局與生态聯動構建供應鍊服務壁壘,以資本並購與資産交易優化全球資源配置、推動行業結構升級,倉網協同、生态聯動、技術賦能、資産整合的發展态勢愈發清晰。
物流倉儲REITs表現穩健,規模增長分紅持續向好
2025年三季度,倉儲物流REITs在運營穩定性與分紅持續性上表現亮眼,底層資産高出租率與穩定現金流支撐下的分紅能力,使其在基礎設施資産配置中凸顯優勢,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重點領域。
據觀點指數統計,三季度闆塊平均出租率達92%,顯著高于國内倉儲物業整體85%的平均水平。單只産品中,嘉實京東倉儲基礎設施REIT實現100%滿租,中銀中外運倉儲物流REIT出租率97.0%,華泰寶灣物流REIT、南方順豐物流REIT出租率也分别達到96.6%、96.5%,整體保持高景氣運營狀态。
高出租率的背後,是底層資産“核心區位+高標配置”的雙重支撐。多數産品聚焦一線及強二線城市核心區域高標倉,既精準匹配電商、制造業的現代化倉儲需求,又依托核心區域稀缺土地資源形成供給壁壘,租戶續租意願較強,為REITs持續穩定運營奠定堅實基礎。


收益端的穩定分紅進一步強化了倉儲物流REITs的投資吸引力。行業年化分派率穩定在4%,不僅高于貨币基金(約2%)、國債(約2.5%)等低風險資産收益,也優于部分商業地産REITs(約3.5%),收益優勢較為明顯;
具體來看,多只産品分紅表現亮眼。2025年度南方順豐物流REIT首次分紅每10份派0.8040元,按當前淨值計算分紅收益率超4.5%;紅土創新鹽田港REIT第三次分紅每10份派0.2477元,年内累計分紅總額超2300萬元。
2025年内中金普洛斯REIT累計分紅金額約2.58億元,上市以來已累計分紅13次、總額約13億元,歷史年度分紅比例近100%,充分展現頭部産品的收益穩定性與分紅兌現能力。
即便在行業分化背景下,倉儲物流REITs的分紅韌性依然突出。以中航易商倉儲物流REIT為例,盡管其淨利潤率為-63.5%,仍完成年度第二次分紅,每10份派0.6771元。
這種“分紅不中斷”的特性,源于底層資産“長期租約+租金遞增”的模式,多數租約期限為3-5年,租金漲幅鎖定在3%-5%,可預期的穩定現金流為分紅提供了堅實支撐,有效緩沖市場波動對投資者收益的影響。
而且,由于“需求剛性+運營優化”的雙重優勢,讓倉儲物流REITs在2025年三季度市場波動中展現出較強的抗跌屬性,淨值跌幅顯著低于中證REITs指數及其他類型REITs,成為投資者資産配置中的“避險選擇”。
行業後續發展動力充足,一方面政策持續支持物流基礎設施證券化,新一批高標倉REITs有望陸續上市,進一步豐富産品供給;另一方面,頭部企業通過“擴募+運營提效”雙輪驅動提升資産質量,普洛斯、順豐等機構既可以向REITs注入新增優質倉儲資産,又能借助數字化技術降低運營成本,推動分派率穩步提升。
未來,“規模擴張+效率優化”的發展路徑,将助力倉儲物流REITs持續在資産配置市場中扮演“壓艙石”的角色,既為投資者提供“穩定收益+抗風險”的優質選擇,也為物流行業資本化、規模化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李永泉
審校:陳朗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