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底,全國專利轉讓許可備案累計115.4萬次,其中高校及科研機構貢獻14.2萬次,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成效顯現。
上海市浦東新區副區長李慧10月11日表示,浦東将落實前沿技術創新政策,力争2030年形成若幹世界領先未來産業集群。
上海10月11日發布《關于加快推動前沿技術創新與未來産業培育的若幹措施》,圍繞六大未來方向分層推進,重點培育矽光、6G、第四代半導體、類腦智能、腦機接口等細分産業。
上海市政府10月11日發布措施,提出到2027年突破前沿技術並培育約20家未來産業生态主導型企業,2030年建成全球未來産業引領地。
深圳2024年半導體産業規模2564億元,同比增長26.8%;2025上半年再增至1424億元,增幅16.9%,生态持續優化。
民政部長陸治原在國新辦發布會上披露,全國登記社會組織已達86萬個,其中2.4萬家活躍在科技創新領域,慈善組織超1.6萬家,年度捐贈額最高突破2000億元。
杭州宇樹科技近日獲授權“沉浸式機器人遙操作方法和繫統”專利,通過五模型實時映射操作者動作並生成VR三維圖像,解決傳統遙操作反饋滞後、精度低痛點。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市财政局10月9日發布細則,明确以公開擇優方式遴選主體,重點支持種源、生物制造、設施農業,打造張江種谷等三大高地。
會議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問題導向深化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刀刃向内、動真碰硬,堅決打赢高質量完成深化提升行動攻堅戰。
9月25日,天數智芯中南總部入駐湖南湘江新區世界計算·長沙智谷,為國内通用GPU領軍企業區域總部落地,将加速湖南“人工智能+”行動。
9月22日江城集成電路超級孵化器在光谷揭牌,依托江城實驗室為芯片創新團隊提供概念驗證、設備驗證、研發中試全鍊條服務,縮短研發到量産周期。
工信部9月23日提出十五五時期創建一批未來産業先導區,重點布局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四大新賽道,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
截至9月21日,券商年内科創債發行規模已超570億元,同期券商整體發債規模達1.23萬億元,資金精準流向科技創新企業。
上海量子人工智能聯合體由復旦大學、上海期智研究院、上海量子科學研究中心、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12家科研機構和若幹量子領域優勢企業組成。
華為将堅定戰略投入,共建、共享、共創産業生态,将投入150億生态發展費用,1500PFLOPS開源社區算力支持、15000人生态平台開發與支持。
陰和俊介紹,距離2035年實現建成科技強國目標只有10年時間,未來五年是十分關鍵的攻堅期。科技領域将重點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9月17日,聚合智能産業委員會EAI100落戶光谷,國内首個聚合智能産業創新中心同步揭牌,聚焦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與低空飛行器融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