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2月房地産企業銷售表現·觀點月度指數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5-02-28 19:07

  • 1-2月,前100房企實現累計權益銷售金額2998.83億元,同比下降約7.04%。降幅較2024年1-12月降幅收窄近22個百分點。



    前100房企實現累計權益銷售金額2998.83億元,同比下降約7.04%

    “2025年1-2月房地産企業銷售表現”研究成果顯示,保利發展、中海地産和華潤置地占據權益銷售金額前三甲,分别錄得268億元、232.2億元以及175.7億元。保利發展、華潤置地、中海地産占據全口徑銷售金額的前三,分别錄得340億元、251億元以及250.2億元。

    1-2月,前100房企實現累計權益銷售金額2998.83億元,同比下降約7.04%。相比2024年1-12月同比降幅收窄22個百分點。前100房企實現累計全口徑銷售4284.24億元,同比下降約8.58%,相比2024年1-12月同比降幅收窄約21個百分點。

    銷售門檻值方面,1-2月,前10、前30、前50房企的權益金額門檻值分别約為83億元、23億元和13.8億元。

    1-2月,前10、前30、前50房企的全口徑銷售金額門檻值分别約為127億元、35億元和17億元。

    刺激需求,促銷舉措頻出

    2025年初政策延續“穩樓市”基調,通過融資協調、需求刺激、供給優化、地方差異化等措施多維度發力,注重構建新發展模式(如保障房、城市更新)。政策工具更趨精細化,兼顧市場活力與風險防範,為全年房地産平穩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據觀點指數不完全統計,2025年1-2月不少地方發布相關房地産政策,涉及公積金、降首付比、購房優惠、下調利率等。

    值得注意的是,重慶取消限售,即取消中心城區原已納入兩年限售範圍住房的再交易管理。取消限售可以釋放存量房源、激活交易。此前因限售被凍結的存量房源(尤其是2023年後網簽的住房)可自由入市,短期内二手房挂牌量顯著增加。

    據了解,此前限售政策主要是抑制投機炒房行為。重慶限售政策始于2017年,規定主城區(渝中、江北、沙坪壩、九龍坡、大渡口、南岸、北碚、渝北、巴南和兩江新區)新購商品住房和二手房需取得不動産權證滿2年後才能交易。

    該方案在後續的時間里不斷調整,直至今年2月取消。2023年9月,限售認定時間從“取得不動産權證滿2年”變為“網簽備案滿2年且取得不動産權證”。2024年5月,現房銷售的新房在完成網簽備案並取得産權證後即可交易。2024年9月,取消新購住房限售政策,但對2024年9月前已納入限售的存量房仍維持限制。

    當下仍執行限售的城市並不少,但是每個城市限售的條件存在差異。時間限制‌:多數城市要求不動産權證滿2-3年方可交易‌。區域差異‌:部分城市對中心城區或特定面積房源實施限售‌。

    實際上,當下政策還是以刺激需求為主,恢復市場信心,提高成交量。比如濮陽市支持商品住房“以舊換新”、鼓勵房企開展多樣性促銷活動、外來人員團購新建商品住房享受價格優惠、鼓勵農民進城購房、推行貨币化和房票安置方式、收購商品房去庫存等。

    一些城市積極組織各類促銷活動,充分利用節假日組織房交會、精品樓盤推介會、外銷展示會等。此外,加大群團購活動力度。錨定機關、企事業單位等職工群體,組織房地産企業積極開展供需精準對接。

    觀點指數認為,在過年的節點上,實際的優惠舉措可能會促成交易,一方面返鄉置業需求上升,返鄉置業資金壓力小于大城市。另一方面,返鄉人群在過年的時間節點有閑暇時間看盤和做決策。更重要的是,此前發布的政策影響傳導有滞後性,而一季度就是第一波傳導後的反映,預計政策傳導效應比較明顯。

    高價項目入市助推,一二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24個,比上月增加1個;二手住宅環比上漲的城市有7個,比上月減少2個。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繼續上漲,二三線城市環比總體略降;一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幅均持續收窄。

    1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相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下降0.4%,廣州持平,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漲0.6%和0.2%。

    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3.4%,降幅相比上月收窄0.4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廣州和深圳分别下降5.7%、8.4%和5.2%,上海上漲5.6%。

    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1%,為2023年6月以來首次上漲。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5%,降幅比上月收窄0.4個百分點。

    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2%,降幅與上月相同。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别下降6%,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觀點指數整理

    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漲0.1%、0.4%和0.4%,廣州下降0.2%。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5.6%,降幅比上月收窄1.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别下降3.8%、2.3%、10.0%和6.1%。

    二線城市二手住宅環比下降0.3%,降幅與上月相同。二手住宅同比下降7.6%,降幅比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

    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4%,降幅與上月相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8.2%,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觀點指數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的環比上漲是2023年6月以來的首次。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轉漲,比這次二線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上漲提前了5個月。2024年10月份,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9月下降1.2%轉為上漲0.4%,為近13個月以來首次轉漲。

    政策利好持續推動下,房地産市場的基本面正在改善。随着市場信心的逐步恢復,新房市場的回暖趨勢漸顯。這次也可以看到,新房價格回暖從一線二手蔓延到二線新建住宅,影響力逐步釋放。

    據觀點指數監測,一線城市中高端項目認購熱情較高,部分高價項目亦推高了房價指數。上海前灘公館三期認購率創新高,第三批房源認購率約451%,最新入圍分創下新高,為64.77分。前灘公館連續三次觸發積分,項目之前兩批次亦觸發積分制,入圍分分别為50分和60.87分。

    前灘公館第三批次認購登記總組數與本次開盤準售房源套數比超過2.5:1,啟動計分排序程序。項目于1月15日開盤,項目當日售罄,實現“三開三罄”。

    上海靜安區西藏北路“越秀·靜安天玥”項目在認購第三天已獲得190+的認購,認購率約129%。項目主推建築面積約120-142平方米的3-4房戶型,均價約為11.9萬元/平方米。

    象嶼蘇河琹廬項目已過會,均價約為12.5萬元/平方米,首推132套建面約100平方米的高層住宅,預計3月初開啟認購。該項目的高層住宅聯動價為12.5萬元/平方米,别墅聯動價為18萬元/平方米。高層住宅為一棟25層建築,5-25層為商品房,一層6戶,共126套,均為建面約100平方米的小三房。别墅産品為190-220平方米的風貌别墅。

    廣州中海大境加推15棟全新産品,銷售額4.7億元。資料顯示,2024年3月28日,中海大境正式開盤,首推4棟住宅共393套房源,項目成交221套,成交額33.6億元。2024年7月19日,中海大境項目8棟首開銷售額8.1億元,全盤累計銷售額超過70億。2024年10月8日,中海大境項目在國慶期間的成交額突破13億元。項目自開盤以來已推出1026套住宅,並已售出367套。

    黃浦豪宅金陵華庭,該項目是嘉里建設打造的高端住宅項目,也是過會項目中最高均價的項目。項目位于上海黃浦區金陵東路,涵蓋4棟150米高的超高層住宅,此次推出建面約271-444平米大平層,均價達到18.9萬元/平米。

    樓市逐步回暖,重點城市交易環比改善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70城房價數據,今年1月,7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繼續上漲。其中,北京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0.1%。四季度以來,北京樓市成交維持在較為活躍的區間。

    實際上,多數房企為了增加回款,一些新房樓盤項目在這個時間點依舊延續年前的折扣。

    據北京住建委官網數據,今年1月份北京的二手房住宅網簽量為12480套,環比下降42.1%,同比增長0.3%。這一數據也是近4年1月份同期的高點。觀點指數認為,北京的整體市場表現與其他一線城市無異,樓市成交環比改善,區域闆塊分化仍然存在。

    上海市發改委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上海市一手住房成交面積達49.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6%;二手住房成交面積為140.3萬平方米,同比亦增長16%,當月共成交1.6萬套,連續四個月保持在1.5萬套以上。

    年後樓市成交火熱。上海中原數據顯示,2月10日至2月16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約5.55萬平方米,環比增長62.66%。上海鍊家數據顯示,春節過後第二周,上海鍊家二手房成交量環比增長190%,帶看量環比增長142.6%。

    上海房市交易的活躍程度要優于其他城市,並且最近有不少高均價項目入市,預計會進一步推高後續的房價指數。

    陽光家緣數據顯示,廣州1月新建商品房網簽面積101.5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7%,比2024年的月均水平高12個百分點。其中,一手住宅網簽面積82.3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9%,比2024年的月均水平高22.8個百分點。廣州房地産中介協會數據顯示,2月17日-2月23日廣州二手住宅網簽環比上漲43.48%至2488宗。廣州住房市場成交預計跟其他一線城市一樣環比上漲,同比增長或降幅收窄。

    期内,廣州市住建局發布關于進一步規範商品房銷售現場信息公示的通知,旨在完善商品房銷售現場公示管理,減少商品房買賣雙方因信息不對稱引起的矛盾糾紛,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這将有助于進一步降低商品房雙方交易摩擦,對構建良性的房地産市場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1月24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計劃入市的商品房項目。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将有24個新盤入市,預計供應房源面積為89.1萬平方米、8786套。其中,住宅58.6萬平方米、6130套。

    深圳住建局數據顯示,1月份,深圳房地産市場在傳統淡季中依然保持活躍,新建商品住宅網簽銷售5090套,同比增長97.3%;二手住宅網簽成交4554套,同比增長31.5%,延續了2024年10月以來的市場回暖态勢。據深房中協統計,2025年第6周2月3日-9日,深圳二手房(含自助)錄得824套,環比增長3069.2%。

    随着春節假期結束,深圳二手房市場快速回暖,市場短期内會明顯沖高並逐漸進入相對穩定期。一手房預計也會進入短暫的爆發期。

    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數據顯示,2025年1月,成都市中心城區存量住宅成交14181套,環比減少42.66%。

    價格指數方面,最近幾個月成都二手房價格環比增長。2025年1月成都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0.2%。2024年12月成都的二手房價格仍然上漲,環比上漲0.6%,2024年11月環比上漲0.7%,2024年10月份環比上漲0.4%。

    觀點指數觀察6個重點城市樓市發現,2025年開年上述六個城市住房交易環比上升,部分數據同比上漲,說明樓市正在逐步回暖。

    住戶中長期貸款變動額連續五個月為正,1月環比增加約23.38%

    2025年2月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未作調整:1年期LPR為3.1%,5年期以上LPR為3.6%。自2024年12月以來,5年期LPR已連續四個月保持穩定‌。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觀點指數整理

    2025年2月LPR公布後,上海首套房貸利率預計将降至2.5%(LPR-110BP),創歷史新低‌。

    ‌蘇州‌2025年2月首套房貸利率最低為3.0%(LPR-60BP),二套利率為3.3%(LPR-30BP),預測後續可能進一步下調‌。

    甯波的房貸利率已降至近年來的最低點。商貸首套利率為3.1%,二套利率為3.2%,首付比例為15%。盡管LPR未下調,但部分城市的房貸利率已降至2字頭。例如,佛山多家銀行的首套利率最低可做到2.86%,民生銀行在放款3個月後可申請最低2.9%的利率。

    降低房貸利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購房者的資金成本,可以刺激需求,提高成交量。廣東央行披露,自2024年10月以來,廣東個人住房貸款連續三個月實現正增長。其中,去年12月的增量達到338億元,創下近三年來的新高,這一增長顯著促進了商品房交易的回暖。

    此次貸款增量的顯著提升,得益于當前廣東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的下降。數據顯示,該利率已下降0.67個百分點,使得居民部門每年減少利息支出約700億元。

    1月份人民币貸款增加5.13萬億元。分部門來看,住戶貸款增加443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497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935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觀點指數整理

    自2025年9月以來,住戶中長期貸款變動額分别在9月+2300億元、10月+1100億元、11月+2000億元、12月+4000億元。2025年1月住戶中長期貸款的變動額環比增加約23.38%至+4935億元。觀點指數認為,從貸款情況來看,2025年中長期貸款增加說明市場環比改善。但從去年1月來看,這個數據降低了21.32%。

    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4.32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5.52萬億元,同比增加218.18%。存款的增速要大于貸款的增速。如不考慮收入增長的情況,這一數據的增加體現了當下用戶對于資産配置的保守觀望态度,其對中長期貸款(大部分為房貸)謹慎。

    央行數據顯示,2024年四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币各項貸款余額255.68萬億元,同比增長7.6%,全年人民币貸款增加18.09萬億元。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7.68萬億元,同比下降1.3%,增速比上年末高0.3個百分點。

    2024年四季度末,人民币房地産貸款余額52.8萬億元,同比下降0.2%,增速比上年末高0.8個百分點。房地産貸款增速回升。人民币房地産開發貸款余額13.56萬億元,同比增長3.2%,增速比上年末高1.7個百分點,全年增加4125億元。

    不過,從去年四季度的數據來看,房地産企業從個人住房貸款獲得的流動性有所增加,但仍然處于低迷階段。大部分融資來自金融機構提供的貸款支持。

    目前來看,房企從個人住房貸款端短期獲得的資金補充較少,項目結轉需要時間,接下來一季度的“小陽春”能否及時補充回血仍需要觀察。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曾宇鵬    

    審校:陳朗洲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