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不但沒有降級,反而鞏固了“中部一哥”的位置。
楊光華 “中部一哥”,被降級了嗎?
2月13日,國務院批復武漢為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
有人說,“武漢降級了”,“武漢被抛棄了”。
鄭州是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武漢是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
更有人以此理解為,鄭州地位高于武漢。
以上皆為誤讀。
武漢不但沒有降級,反而鞏固了“中部一哥”的位置。
從全國範圍看,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被确定為“國家中心城市”。
這五座城市代表着首都、北部、東部、南部與西部。
中部目前仍為空缺,武漢仍有希望,且最有希望。
武漢與湖北提的目標是,“武漢是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
再看“重要的中心城市”與“中心城市”的量級大小。
東部的上海,為國家中心城市,杭州與南京,定為東部重要的中心城市。
西部的重慶,為國家中心城市,成都,則為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
中部的武漢,“中心城市”僅有武漢,鄭州與太原,是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
按照此命名邏輯,武漢的地位大于鄭州、太原等。其他的中部城市,量級更低。
長沙,長江中遊地區中心城市;南昌,長江中遊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長沙大于南昌。合肥,長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
這次新批復,國家賦予武漢更多“中心地位”:
中部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對外交往中心以及長江中遊航運中心。
對比鄭州,“中部先進制造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對外開放門戶和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
對比長沙,“中部先進制造業基地、中部現代服務業中心、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
對比合肥,“中部先進制造業基地、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
由此可見,武漢的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地位更高。
這次賦予武漢的“長江中遊航運中心”,含金量很高。
武漢的“水陸空”樞紐地位更加鞏固。
當前,國家戰略充分發揮内河航運作用,支持打造長江黃金水道。
這個航運中心,就是戰略支撐點。
武漢,與上遊重慶,下遊南京、上海,通江達海,将成為内陸“新沿海”。
從武漢陽邏港的貨物,直達日韓等國。也可在武漢轉中歐班列,運抵歐洲。
這一航運中心,将助力武漢成為國内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内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
總體來看,武漢的地位穩了!
按照“五大中心”的方向與標準,脫胎換骨之後的武漢,才能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文|楊光華(地産寫字人)觀點新媒體專欄作者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楊光華
審校:勞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