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磊:土地市場的新變化

观点网

2025-05-14 22:57

  • 土地市場展現出五點新變化,包括核心城市土地市場活躍、地方政府土地供應積極、房企拿地意願提升、土拍溢價率升高、不同城市拿地房企分化等。

    夏磊 今年一季度房地産市場修復明顯,供給側土地市場同步釋放積極信号。

    土地市場展現出五點新變化,包括核心城市土地市場活躍、地方政府土地供應積極、房企拿地意願提升、土拍溢價率升高、不同城市拿地房企分化等。

    核心城市土地市場活躍。

    北京2025年1季度土地市場共成交11宗涉宅用地,成交建築面積120.5萬方,同比下降12%;成交金額569億元,同比上漲45.3%。2025年1季度雖然成交總建面同比下降,但成交總金額為近五年同期最高。核心稀缺地段、高單價地塊增加,競争激烈。成交的11宗土地中,海澱朱房村、樹村地塊和朝陽三間房地塊競争激烈,溢價率在10%-28%,同時海澱樹村地塊刷新北京地價單價最高記錄。非熱門地塊價穩,位于豐台、大興、昌平、順義區的地塊底價成交,占比64%。大體量、高總價地塊供應占比增加,成交總價超50億元地塊,共有5宗,占比45%。

    上海2025年1季度土地市場共成交14宗涉宅地,同比增長75%;成交建築面積76萬方,同比增長7%;出讓金337億元,同比增長69%;平均成交樓面價高達44379元/平方米,同比增長58%。高品質住宅是未來方向,将綠色建築、超低能耗建築、裝配式建築、等普适要求納入土地出讓合同,在競拍過程中增加競報高品質建設,順應改善性住房需求趨勢。在1季度成交的地塊中,浦東新區北蔡地塊溢價率達40%後進入競報高品質建設環節,最終以裝修標準5000元/平方米,新增公共設施和開放空間300平方米等條件成交。

    杭州土地市場火熱,土地出讓金居全國首位。2025年1季度,杭州共計成交33宗涉宅地,同比增長106%;成交建面205萬方,同比增長78%;成交金額高達596億元,同比增長149%;成交樓面均價為29112元/平方米。土地出讓金、樓面均價均創2023年以來季度新高。一季度杭州土地出讓金居全國首位,成交規劃總建面為全國第二。

    供給端,地方政府土地供應積極。

    2025年1季度重點35城的土地供應中,有22城推出規劃建築面積同比增長。23城土地出讓金同比增加,其中大連、杭州1季度土地出讓金收入超過2024年全年的50%,分别為71%、51%,東莞、哈爾濱、北京、成都等城市1季度土地出讓金收入超過去年全年的35%。

    供應結構優化,供應區位優質的地塊,北京市供地以核心區域高能級地塊配合近郊軌道沿線地塊為主,上海、杭州等城市遠郊供地減少,核心區位地塊供應占比提升。供應低容積率地塊,2025年1季度上海平均成交容積率2.01,較2024年的2.21下降0.19,2023年平均容積率為2.39,進一步提高了未來改善型産品的供應。

    需求端,房企拿地意願升高。

    房企有效庫存減少,亟需補貨。全國土地成交建築面積連續四年大幅回落,房企優質可售庫存降低。2024年新增土儲百強房企的拿地金額合計為9280億元,同比下降30%,較2020年的32337億元下降71%。2024年銷售百強房企拿地銷售比相較上年下降5.7個百分點至19.7%。随着核心城市的優質地塊供應,房企補貨意願增強。

    核心城市市場确定性強。在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的大趨勢下,核心城市房地産市場恢復更快,市場的确定性使房企拿地意願增強。尤其是近年來高端改善型項目走出獨立行情,導致核心城市核心地塊熱度更高,其中上海該現象最為明顯。在各地出台設計新規、技術要點等高品質住宅指引後,改善型産品的建設有了更多支持,房企拿地意願進一步增加。

    取消新房限價使得房企有充足利潤空間。以杭州為例,2024年10月杭州新出讓用地不再設置新房限價,央國企拿地積極,尤其是在可以以産品力換價格的核心地塊。2025年1季度央國企權益拿地金額187億元,占比31%,相比2024年未放開限價時期(2024年1-9月)占比上升6.3個百分點。2025年1季度,單價地王蔣村地塊、總價地王上城望江地塊,均由國企競得。

    土拍溢價率升高。

    2025年1季度一二線城市住宅用地土拍溢價率普遍提升。深圳、杭州、南甯以70%、43%、40%的平均溢價率位列全國前三,北京、上海則分别達到11%和29%。市場升溫主要受兩大因素驅動:

    一是限價政策松綁釋放市場活力。北京自2024年4季度取消房屋銷售指導價和地價上限後,2025年成交的11宗商品住宅用地平均溢價率達11%,較2024年全年提升8個百分點。上海自2024年6月第三批次土拍起取消10%的溢價率限制,通過“價高者得”機制配合競高品質住宅建設,推動改善型産品供給擴容。杭州,2023年11月取消土地限價,2024年2月蕭山、余杭部分地區取消新房限價,2024年10月取消新出讓用地的限價,一步步激發房地産市場的活力。以杭州城東新城闆塊為例,地價從限價時期的3.6萬元/平方米(2024年2月成交)到不限價後的5.07萬元/平方米(2025年2月成交),漲幅達到40%。今年1季度杭州連續三次刷新最高樓面價,單價地王達8.8萬元/平方米。

    二是市場復蘇的積極表現強化房企土拍信心。2025年1季度市場回穩明顯,北上廣深新房網簽面積同比增6%,北上深二手房網簽量同比激增45%。其中北京、上海、深圳3月二手房日均成交分别達682套(+34%)、947套(+45%)、227套(+52%)。一線城市優質新房項目持續熱銷,符合新規設計的高品質住宅更受購房者青睐,因新房高品質的特性,購房者對新房的偏好也逐步提升。市場的積極表現強化了房企土拍信心。

    不同城市拿地房企分化。

    核心城市央國企仍為拿地主力。2025年1季度核心35城央國企拿地宗數占比為49%,央國企與混合所有制拿地宗數占比達53%,其中北京、上海、成都、廣州央國企拿地金額占比均超7成。

    民營房企持續深耕熟悉的城市,戰略性收縮三四線城市布局。濱江集團2025年1季度184億元土地投資額,100%集中于杭州;中天美好集團持續加碼布局杭州,其杭州區域投資占比從2024年的77%提升至2025年1季度的100%;大華集團戰略投資上海,2025年1季度98%的新增土儲位于上海;新希望地産通過持續深耕成都市場,進入該市土地投資額十強行列。中小規模民企充分發揮本土資源禀賦,典型案例甯波江山萬里置業全部土儲100%集中于屬地市場,形成差異化競争壁壘。

    縣域城市城投公司仍在發力。一季度衡南縣發展集團以122萬平的權益拿地面積位列全國第一,海興縣興港建設發展以86萬平的權益拿地面積位列第四位,東山縣新農投發公司以65萬平的權益拿地面積位列榜單第十。部分縣域城市,仍由城投公司拿地,拿地面積較大,但拿地金額較熱點城市小,主要起到托底當地土地市場等作用。

    風險提示:房地産市場超預期下行風險。對政策解讀偏差。調研樣本有限,不足以反映市場主體。數據可得性局限。歷史經驗的适用性受限,導致政策及數據推斷存在偏差。海外政策不确定性。

    證券研究報告:《土地市場的新變化》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5月12日

    發布機構:國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報告分析師:夏磊

    SAC編号:S0350521090004

    夏磊 國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觀點新媒體專欄作者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撰文:夏磊    

    審校:勞蓉蓉



    相關話題讨論



    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