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印發方案,支持經開區算力基建和5G建設,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鼓勵經開區數字化轉型,並承接“東數西算”項目。
江蘇省數據産業基金近日成立,總出資額15億元,涵蓋股權投資等服務,由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産業母基金等共同出資。
已完成131家企業499個算力資源池標識,匯聚海量智能計算資源,多地試驗業務取得進展,将推動算力資源高效利用與優化配置,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5月16日國家數據局綜合司印發《數字中國建設2025年行動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占國内生産總值比重超10%,涵蓋推動數字領域新質生産力壯大等多方面内容,為我國數字化發展指明方向。
阿里雲與阿聯酋金融服務公司LuluFin達成戰略合作,利用雲計算和AI技術推動金融服務智能化升級,提升技術架構韌性和業務創新。
2025年一季度我國數字産業成績斐然,業務收入達8.5萬億,同比增9.4%,增速提升4.4個百分點,利潤總額5721億,同比增7.0%。制造業、服務業業務與利潤均增長,主要指標增速加快,創新成果涌現,助力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與數字經濟競争。
5月15日,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布《老齡化社會老齡化包容性數字經濟通用要求與指南》,該標準由我國牽頭制定,是ISO首個人口老齡化視角下的數字經濟標準。此標準明确适老化數字經濟基本準則與核心要素,針對老年人參與數字經濟高頻場景提建議、給案例,為消弭全球老年人數字鴻溝提供科學方案,貢獻中國智慧,推動全球數字經濟包容性發展。
雙方将發揮各自優勢加強技術生态聯合,加速具身智能技術創新,共同拓展工業制造、商業、教育等多場景應用落地。
财政部與工信部聯合啟動2025年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覆蓋34個城市,為期兩年,聚焦創新、市場、提質、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等方面,推動中小企業價值提升。
已納入前兩批試點範圍的城市不得重復申報。第三批城市試點實施期兩年,自實施方案批復之日起開始計算。
東華軟件5月7日于山東成立數據科技公司,名為山東葵丘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币,法定代表人孔維卓,由東華軟件及其旗下北京東華合創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經營範圍涵蓋信息繫統集成等多領域,有望憑自身優勢提升在數據科技領域的競争力。
在産業對接方面,本屆峰會共簽約數字經濟重點項目455個,總投資額2280億元,比上屆峰會分别增長8%和12%,項目涵蓋新一代人工智能、機器人、算力基礎設施、互聯網醫療等多個領域。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将依托在各自領域的發展優勢,圍繞金融服務創新、金融科技賦能、人才培養共建等方面進一步加深合作,共同探索金融與科技融合發展的新路徑,致力于推動金融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強勁的數字金融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