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計劃在亞太建新的數據中心,首席戰略官将訪問多國商讨合作,以加強公司在該地區的AI技術布局與影響力。
蘋果計劃2026年底推出智能眼鏡,與Meta競争。蘋果将年底開始與供應商合作生産原型,擱置智能手表研發,以專注眼鏡項目。
京東工業發布首個以供應鍊為核心的工業大模型Joyindustrial,針對工業供應鍊場景,深耕AI技術,提升效率和響應速度。
商湯科技聯合京東發布AI下棋機器人五合一版,零售價3299元,全款預售直降300元,未來計劃拓展AI産品品類和功能。
荣耀在人工智能展覽會上宣布将轉型為全球領先的AI終端生态公司,計劃投720億元人民币構建全場景AI生态體繫。
阿里雲宣布加大全球雲計算網絡構建投入,推進AI産品國際化,已開源200多個模型並支持119種語言。
該産品集成了AI agent架構與deep research技術,具備一站式生成多模态内容的能力,包括文檔、PPT、表格(excel)、網頁、播客以及音視頻等。
英偉達因美國AI芯片出口管制,中國市場占有率大降至50%。黃仁勳警告,持續限制或致美企失中國市場,威脅全球領導地位。
人保财險與雪浪科技簽約,為後者提供70萬元風險保障,以覆蓋其工業大模型在AI生成内容過程中可能引發的知識産權侵權風險。
普華永道在新加坡設立的人工智能中心計劃三年内投資400萬美元,獲政府支持,團隊将擴至20人,致力于多行業AI解決方案應用。
TCL與阿里雲将依托阿里“雲+AI”技術,在半導體顯示、智能終端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建行業大模型,推動産業創新發展。
開雲眼鏡與谷歌合作,将共同研發搭載Android XR的AI智能眼鏡,以提供沉浸式VR體驗,探索智能可穿戴新可能。
“京醫千詢”2版升級,整合多模态感知與檢索技術,貼近真實醫療決策,助力復雜疾病個性化診療,快速解析影像,輔助制定治療決策。
軟銀集團獲21家銀行提供的150億美元貸款,為期一年,以支持其人工智能投資計劃,融資細節保密。
騰訊雲在“2025 騰訊雲 AI 産業應用峰會”上宣布,其大模型知識引擎已全面升級為騰訊雲智能體開發平台(TCADP),並正式對外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