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宣布香港首間中醫醫院及政府中醫藥檢測中心将于2025年12月分階段投入服務,醫衛局本周公布具體安排。
瑞銀略微上修京東健康全年營收增長預測,從20%以上升至21%至22%以上,調整後淨利潤應較原指引高出1億至2億元人民币。
李家超指出,2025年是香港中醫藥發展的重要一年,除了即将投入運作的香港中醫醫院,還将于今年年底發表《中醫藥發展藍圖》。
2025年1-8月,上海創新藥License-out交易37起,金額188億美元,交易數量與金額均同比大幅增長。
9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促進高端醫療器械産業全鍊條發展行動方案》。首次提出,上海浦東、闵行、嘉定三個區将形成高端醫療器械産業集聚區。
本輪資金将用于加速卵圓孔未閉完整解決方案的産業化及商業化進程,並進一步完善結構性心髒病領域創新産品布局。
上海普陀區民政局與發改委10月11日聯合印發《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明确優化養老機構床位布局並推廣短托住養服務。
10月10日,科學城集團與衆愛集團共建的黃埔數字健康産業園正式揭幕,現場完成政企及企業簽約10余項,聚焦藥品器械等五大核心賽道。
截至2024年已有近10萬名65歲及以上香港老人定居廣東,十年增長逾四成,港資養老機構在中山等地推出開放式醫養綜合體。
國家醫保局發文要求各地對定點零售藥店向醫保患者收取高于非醫保患者藥價的“陰陽價格”行為開展常态化監測並嚴肅核查處置。
港股創新藥概念股10日全線走低,諾誠健華、荣昌生物跌超10%,歌禮制藥-B跌超8%,康龍化成、藥明生物跌幅居前。
中央财政已下達首批養老服務消費補貼11.6億元,支持試點地區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發放補貼,項目繫全國首次實施。
民政部部長陸治原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養老機構和設施達40.6萬個、床位799.3萬,護理型床位占比升至65.7%。
截至2025年9月底,全國志願服務信息繫統登記老年志願者5358萬人,累計服務時長16.4億小時,銀發力量助推中國式現代化。
民政部數據顯示,我國十四五期間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79.0歲,較2020年提高1.07歲;截至2024年底,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3.1億,占總人口22%,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2億,占比15.6%,標志着我國正式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民政部部長陸治原10月10日表示,全國城鄉低保平均標準較2020年分别增長19.6%和21.3%,常态化保障低保對象3940萬人、特困人員482萬人。
民政部長陸治原在國新辦發布會上披露,十四五期間集中養育孤兒、社會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較2020年分别提高26%、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