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青海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全資持股,後者由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壽等共同持股。
甯德時代與臨汾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2025年底前推廣1000台底盤換電重卡並建成41座骐骥換電站,未來擴展至60座,2030年累計推廣5萬台換電重卡,助力新能源交通布局。
南方電網雲南公司數據顯示,雲南西電東送累計送電量已突破2萬億千瓦時,相當于為東部地區節約標煤6.65億噸,減排二氧化碳17.28億噸。
中汽中心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科技創新及試驗研究基地8月27日簽約落戶武漢經開區,總投資10億元,總建築面積約13萬平方米,預計2025年四季度開工。
小鵬科技園在廣州天河智慧城亮燈,成為新能源産業新地標,總投資超50萬平方米,内部規劃智能化,專設自動駕駛實驗室,小鵬員工規模将擴至3萬人。
北方稀土總資産達到473.18億元,較上年度末增長4.2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産為232.65億元,同比增長3.71%。營業收入方面,公司實現188.66億元,同比增長45.24%;利潤總額為15.33億元,同比增長359.28%。
8月26日,賽力斯汽車申請的無人機加氫控制專利公布,采用高斯變異粒子群算法自動優化加氫參數,實現液氫流速實時調節,提高加氫效率。
十四五以來我國能源體制改革加速,7個省級電力現貨市場及省間市場已運行,新型儲能裝機達9500萬千瓦,占全球超40%。
國家能源局局長王宏志8月26日披露,2025年7月我國單月用電量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迎峰度夏電力供應平穩有序。
國家能源局披露,十四五以來沙戈荒新增風光裝機1.3億千瓦,全國風光總裝機由2020年5.3億千瓦增至2025年7月底16.8億千瓦,年均增速28%。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杜忠明表示,“十四五”以來非化石能源發電占比提升超5個百分點,風電光伏成主力。上半年風光發電增量超全社會用電增量。
中淩新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8月26日成立,注冊資本10億元,由零跑汽車和中創新航共同持股,業務涵蓋新材料研發、電池制造及新能源汽車換電設施銷售。
截至7月底,我國充電基礎設施數量達1669.6萬個,為“十三五”末的10倍,規模全球領先。
國家能源局局長王宏志稱,五年累計安排農網中央預算投資250億元,帶動投資超8000億元。戶用光伏裝機達1.8億千瓦,年增收農民140億元,提升能源基礎設施保障民生用能。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萬勁松8月26日表示,十四五以來能源工業投資年均增速超16%,年度投資額連破4萬億、5萬億、6萬億元,累計占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近10%。
京能集團與上海易碳合資成立北京京能易碳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業務涵蓋區塊鍊及碳減排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