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德時代與随州市政府簽署協議,将合作推動零碳交通、電力等領域發展,構建零碳城市新典範,助力華中地區綠色經濟轉型。
紅星美凱龍聯合建發居住科技和星星充電在上海推出全國首家零碳綠能科技展廳“零碳生活家”,聚焦家庭能源管理,打造六大主題應用場景,推動零碳生活方式發展。計劃2025年落地5座,2027年覆蓋40-50家。
5月20日,上海電氣與日立能源(中國)于上海簽綠證交易合同。上海電氣将供約5萬個綠證給日立能源在華10家企業,首批4200個已交付。
5月8日僑銀股份旗下廣州僑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于廣州市成立,法定代表人李豐足,注冊資本2000萬元。經營範圍廣泛,涉多領域業務,由僑銀股份旗下兩公司共同持股。
此次合作是雅生活踐行國家“雙碳”戰略,以科技創新驅動綠色轉型的新起點。雙方将圍繞商業項目能源改造、低碳運營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根據達成的共識,在共同構建綠色物流産業生态方面,中通與美錦能源将聚焦清潔能源運力戰略升級,構建全鍊路零碳物流解決方案,共建氫能多模态應用創新中心與智慧氫能數字生态平台。
4月27日,京東物流與佛吉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将在綠色低碳倉儲運輸、京碳惠SCEMP供應鍊碳管理平台、物流碳排放因子庫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杭蕭鋼構簽訂青島海爾空調智慧物聯綠色低碳項目合同,總建築面積19.6萬平方米,年産能500萬台套,展現公司智能制造和綠色低碳技術實力。
人民銀行高度重視綠色金融標準制定,截至目前,已發布6項綠色金融標準,另有19項標準正在研制,支持各類綠色金融産品和市場規範發展。
香港金管局公布Ensemble項目進展,華潤隆地旗下“充美好”電動汽車充電站收益代币化案例成為首個綠色金融代币化資産創新案例。
該項目位于成都東部新區城市核心區,通過利用綠地下方100余米深度的淺層地熱資源、數據中心余熱等可再生能源,配合高效熱源塔熱泵技術,多能互補為周邊商業、寫字樓、住宅等提供供熱供冷服務。
螞蟻數科助力内地綠能換電企業巡鷹集團在香港完成基于換電實體資産的真實世界資産(RWA)融資,金額達數千萬人民币。
中國工信部辦公廳發布《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旨在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工業企業和園區的節能降碳管理能力,以支持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和碳排放的降低,推動綠色低碳轉型。
朝陽區共劃定368塊噪聲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占該區總面積的25.5%。這一舉措使朝陽區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全域劃定的試點城區,同時也是已劃定面積最大、覆蓋人口最多的城市區域。
香港交易所宣布,集團已于2024年實現碳中和,2024年總計注銷了約5.5萬噸碳信用。自2025年起,香港交易所開始采用符合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的氣候相關披露準則。
據了解,此次合作不僅為順豐長期采購符合國際可持續認證標準的SAF提供有力保障,也標志着由順豐牽頭發起ANA(aviation neutrality acceleration,航空碳中和加速計劃)計劃正式啟動。
浙江省發布《推動碳排放雙控工作若幹舉措》,明确到2025年節能環保産業總産值達1.5萬億元,重點支持綠色低碳産業及戰略性新興産業。同時,江蘇南京投入50億元發展集成電路,XREAL、晶盛機電等企業簽署AI/AR産業鍊合作協議,顯示高端制造業及新興産業正加速布局。
山東省生态環境廳副廳長王福棟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截至2024年,山東省納入全國碳市場的電力企業達300余家,占全國企業數量與履約量的1/7和1/10,履約率均為100%。
3月3日,香港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長江基建)正在考慮競購英國廢棄物管理公司Virid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