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發布低空經濟清單,涵蓋10大領域54個細分場景,包括應急管理、城市治理等,預計至2025年低空經濟規模達200億元。
按照先載貨後載人、先隔離後融合、先遠郊後城區的原則,在嚴控風險、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分類有序拓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穩妥推進低空旅遊、航空運動、消費級無人機等低空消費發展。
天津低空經濟研究院有限公司近日在天津成立,法定代表人楊川,注冊資本2000萬元。其經營範圍涉智能機器人、人工智能多領域,由兩家公司共同持股,将助力地區經濟發展與産業升級。
5月16日,蜜蜂低空完成天使輪融資,由阿爾法公社領投。其以旅遊觀光切入,覆蓋20余省頭部景區,年客流量1.2億,平台引入800多家無人機企業,對接1500多家産業鍊企業。本輪融資後将加大低空垂直場景AI繫統投入。
國際低空經濟合作聯盟5月16日于深圳成立,由全球相關機構等自願組成,屬非營利組織,隸屬國際投資促進會,總部在香港、運營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旨在推動全球低空經濟生态體繫建設,促技術標準化等,對整合資源、加強國際交流意義重大。
5月14日,四川于成都舉辦低空經濟産業鍊協同發展暨産品發布會,王曉晖、施小琳出席。活動旨在推動低空經濟發展,強調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融合,攻關核心技術,培育鍊主企業,構建産業集群,營造良好生态,拓展應用場景,強化政策支持,完善治理體繫,保障低空安全,發揮空域、科研、産業鍊優勢,整合資源,提升基建、管理、制造及協作能力,壯大市場,對推動四川及西部低空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5月13日,四川省發改委等部門印發《支持低空經濟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對低空整機裝備等科技攻關按項目投入30%給予财政資金支持,最高2000萬元。政策覆蓋五大闆塊,有效期3年,旨在推動技術創新與産品研發,提升四川低空經濟競争力,促進相關産業蓬勃發展。
5月9日,四川巴中低空經濟産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億元,由巴中發展控股集團全資持股。經營範圍廣泛,涵蓋通用航空服務、民用航空器及零部件生産等多領域。
5月9日,蘇州市吳中區成立人工智能及低空經濟産業園運管公司,注冊資本共2億。兩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分别為胡勇、毛銀山,經營範圍包含園區管理等多項内容,均由蘇州市吳中産業投資集團全資持股。
公告披露,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其中大名城認繳出資額66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66%;福州新區航空城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認繳出資額34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34%。
近日内蒙古低空經濟示範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王剛,注冊資本6.6億。經營範圍廣,股東為内蒙古應急航空飛行總隊與萬正房地産公司。
4月25日,中共深圳市委發文提出加快低空智能融合基礎設施等建設,完善數字基建與服務體繫。深圳在相關建設上已取得進展,如全球首個融合空域運行示範基地破土動工等,助力推進新型工業化。
4月25日廣州低空經濟産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3億,法定代表人楊偉希。經營範圍涉人工智能等領域,由多集團共同持股。
取證後,美團無人機可在全國範圍内開啟常态化商業運營,成為國内首個被民航局批準可在中國全境開展物流運輸的低空運營人。
祥源文旅全資子公司上海豐豫參與投資鹽城黃海匯創科泰低空經濟産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認繳出資額為6500萬元,占合夥企業出資總額的13%,其中首期投資金額為1300萬元。
華中智能飛行器産業基地一期在武漢經開區封頂,總建築面積約14萬平方米,采用預制混凝土等技術提升施工進度,融入綠色低碳理念,将推動低空經濟全産業鍊發展。
4月18日,深圳東部通航低空融合飛行示範基地在深圳鹽田區正式動工。該項目旨在打造深圳首個融合空域運行示範基地、大灣區航空應急保障樞紐和低空展示交易中心,整合低空産業鍊資源,推動創新發展。
4月18日,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和省财政廳聯合發布通知,确定11個地區為低空經濟“先飛區”試點。這些地區将探索低空新基建建設和管理模式,推動低空經濟與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深度融合,實現“0到1”的原始創新,並推動低空飛行與城市物流、農村客貨郵等深度融合,形成制度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