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底,全國存續私募基金規模達20.22萬億元,将推動其全鍊條生态發展,以助力實體經濟。
西安前四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14.1%,汽車産量增39.6%,新能源車産量攀升42.3%,進出口總值增8.9%。
重慶1-4月工業增勢良好,摩托車産業增長顯著,達31.2%,部分行業如集成電路産量激增54.3%,但電子和醫藥産業有所下滑。
5月中旬國内車市折扣率24.8%,預計狹義乘用車零售量将同比增長8.5%,新能源零售量可達98萬輛,市場滲透率52.9%。
比亞迪4月在歐洲電動汽車銷量達7231輛,同比增長169%,首超特斯拉,後者銷量大跌49%。
並購六條發布後,滬市並購重組由規模擴張轉向價值創造,至今已披露654單資産重組,重大資産重組達78單,交易金額1466億元,顯示市場活躍度及增長勢頭。
日本4月份訪日外國遊客人數達390.89萬人次,同比增長28.5%,刷新今年單月最高紀錄,顯示旅遊市場強勁復蘇。
2025年3月全國二手車交易量175.5萬台,同比增2.6%,交易額1170億元降0.9%。一季度累計交易量461萬台微增0.2%,交易額3032億元降3.4%。新能源車滲透率升至8.7%,顯示市場接受度提升。
5月16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4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綜合庫存繫數1.41,環比下降9.6%,同比下降17.1%,處于警戒線以下合理區間。
中原地産5月16日數據顯示,2025年5月5日至11日當周,香港二手房價格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按周上漲0.3%至136.7。此次上漲反映市場在波動後回升,對購房者、投資者等意義重大,有助于維持市場信心與活躍度。
2025年一季度我國數字産業成績斐然,業務收入達8.5萬億,同比增9.4%,增速提升4.4個百分點,利潤總額5721億,同比增7.0%。制造業、服務業業務與利潤均增長,主要指標增速加快,創新成果涌現,助力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與數字經濟競争。
2025年1至4月,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達14.6億人次,同比增長5.9%,創歷史新高。鐵路部門優化客運服務,提升運力供給,日均開行旅客列車11224列,同比增長7.1%。同時,推動旅遊列車提質升級,累計開行367列,同比增長23%,助力旅遊經濟發展。
5月14日乘聯分會數據顯示,5月1-11日全國乘用車新能源零售29.4萬輛,同比增32%、環比增29%,零售滲透率51.3%,今年累計零售361.8萬輛、同比增35%;廠商批發25.7萬輛,同比增30%,批發滲透率55.3%,累計批發423.8萬輛、同比增41%。
2025年一季度雲南咖啡及制品出口貨值達3.1億元,同比增超122%,産品為中高端品類單價提高。2024年出口3.25萬噸,同比增358%,銷至29個國家和地區,成農産品升級樣闆。
資金主要流入比亞迪電子及中海油,分别淨買入1.2億港元和1.1億港元;而盈富基金遭抛售56億港元,騰訊及小米分别淨流出36.7億元和21.2億港元。
5月12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4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綜合庫存繫數1.41,環比降9.6%,同比降17.1%,處警戒線以下合理區間。因新車密集發布、車展舉辦促消費,4月乘用車終端銷量預計175萬輛,月末庫存總量約247萬輛,較上月降,反映汽車市場供需趨平衡,利好行業發展。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5月9日發布2024年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統計公報,行業總收入1.4878萬億元,同比增長5.32%,創收收入1.2856萬億元,同比增5.27%。廣播電視機構收入6798.41億元,增長7.39%,新媒體與廣電5G成增長點;網絡視聽服務機構收入8079.61億元,增長3.65%。
主要分項指數均有所上升,顯示行業增長勢頭良好。具體來看,電商物流總業務量指數連續回升至129.4點,比上月增加2.6點。農村電商物流業務量指數也繼續回升至129.0點,比上月高3.3點,全國所有地區農村業務量指數均有所回升,其中東部地區環比升幅最大。
2025年“五一”假期國内文旅市場復蘇強勁,全國出遊3.14億人次,旅遊花費1802.69億元,同比雙增。華住集團旗下酒店接待人次近630萬,入住率超84%,二三線城市如蚌埠等地表現亮眼,入住率超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