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鐵路貨運自開通後持續增長,截至5月22日,該線路貨物運輸總量已突破6000萬噸,其中跨境運輸貨物超過1390萬噸。
長三角鐵路端午小長假運輸方案出台,5天預計發送旅客1700萬人次,日均340萬,5月31日将迎客流高峰。
國家發展改革委5月20日宣布,今年4月中歐班列開行1792列,同比增長9%,前4個月累計開行6042列,運送貨物62.7萬標箱,通達歐洲26國229城。
5月18日,海鐵聯運班列從義烏西站出發,經甯波舟山港,借中東直航貨輪抵迪拜傑貝阿里港,標志“鐵海快線+中東快航”雙快物流模式運行。此模式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拓展國際市場,首單發運成本降18%。
2025年1至4月國家鐵路貨運量達12.99億噸,同比增3.6%,重點物資運輸強勁,電煤4.64億噸,物流服務品質提升合同大增,跨境運輸增長顯著。
北京至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中歐班列首發,開辟京津冀至歐洲新物流通道,預計15天到達,助力“中國制造”走向全球,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
5月15日國家鐵路局數據顯示,2025年4月全國鐵路客貨運量穩升。4月發送旅客3.82億人次,同比增6.0%;貨運4.28億噸,增4.9%。前四月客運量14.56億人次,增5.9%,周轉量5325.61億人公里,增1.7%;貨運量16.81億噸,增2.0%,周轉量11651.21億噸公里,增1.2%。同期固定資産投資1947億元,增5.3%,建設優質高效,助力運輸能力提升。
5月14日河南首輛跨境電商TIR國際卡班從鄭州發車,打通“跨境電商9610+TIR國際公路運輸”創新鍊路。TIR覆蓋全球70多國,此次線路擴容為内陸跨境電商物流降本增效,助力“中國制造”出海,推動融入“一帶一路”,具戰略意義。
5月14日,中國至越南河内國際道路運輸線路正式開通,車隊從廣西南甯、雲南昆明發車。此次開通兩條線路,采用“一箱到底”“一車到底”模式,每輛貨車可節省約1天時間,成本節省800元至1000元,提升中越運輸便利化水平。
5月13日澳門新福利巴士與釘釘簽約,借“專屬釘釘”建協同平台,合作開發AI應用,推動澳門公交智慧化,提升運營與服務,助力行業數字化升級,未來深化合作探索新可能。
5月13日西康高鐵秦嶺九天山隧道貫通,全線隧道貫通,項目建設加速。該高鐵是國家規劃重要部分,預計2026年通車,屆時西安至安康運行時間将大幅縮短,線路時速350公里。
5月5日-11日,全國貨運物流有序運行。國家鐵路貨運7696.7萬噸,高速貨車通行5175.1萬輛,港口貨物吞吐量26266.6萬噸、集裝箱620.1萬標箱,民航航班12.2萬班(貨運4120班),郵政快遞攬收38.71億件、投遞37.93億件,彰顯經濟活力與供應鍊韌性,助力國際貿易。
西麗高鐵新城作為國家級融合發展試點項目,占地1.89平方公里,匯集4條國家鐵路、2條城際鐵路和4條地鐵線路,将成為深圳最大的高鐵站和軌道交通換乘站,對建設國家鐵路樞紐城市、增強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5月9日,河北廊坊大廠至北京通州快速通勤公交專線開通,是河北省首條進京公交專線。該專線每天發車18個班次,間隔20分鐘,設12個站點,可與北京地鐵6号線無縫銜接,方便跨省通勤族,推動京津冀互聯互通與協同發展。
2025年“五一”假期廣州市營業性客運累計到發旅客844.3萬人次,較2024年顯著增長。鐵路、民航、公路及水路客運量均實現同比上升,其中鐵路累計到發旅客676.2萬人次,同比增長22.3%。
國鐵集團預計2025年“五一”假期運輸8天,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44億人次,同比增4.9%,日均開行列車超1.2萬列。攜程網數據稱遊客出行距離延伸,跨市住宿訂單占比超80%。途牛旅遊網數據顯示“五一”團期預訂人次環比上周增220%,旅遊市場熱度攀升,國内消費活力釋放。
4月29日,中國鐵路沈陽局開啟“五一”假期運輸,至5月6日止,預計發送旅客710萬人次,日均88.8萬,同比增4%。遼甯短途遊需求旺,熱門線路車票緊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