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海關推出24小時通關保障、查驗服務及預約通關等20項措施,以加快航空口岸通關效率,支持高質量發展。
重慶港經自查确認,除已公開信息外無其他重大事項,公司運營正常,股價異動期間管理層及股東未交易股票。
洋山保稅區挂牌三年成效顯著:進出口貨值累計達1.05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22%,新增企業1500余家,前四月進出口額創新高。
洛杉矶港務局預計5月底靠港船只減20%、貨運量降25%。同時全球航運市場“驟熱”,中國赴美海運訂單上周增275%,8家船運公司宣布亞洲至美航線GRI計劃,增幅最高3000美元/FEU,需求釋放推高航運價格。
這一年期間,天津口岸出入境郵輪近200艘次,同比增長67%,出入境郵輪旅客數量超35萬人次,同比增長93%,包含外籍旅客1.1萬余人次,同比增長37.5%。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昨日(12日)與國際航運公會秘書長Guy Platten及候任秘書長Thomas Kazakos會面,确定香港與國際航運公會于今年11月舉行的「香港海運周」期間合辦第二屆全球航運貿易高峰會的計劃。
5月13日山東省政府批復青島港董家口港區LNG碼頭2号泊位啟用,年通過能力530萬噸,與1号泊位聯動助港區接卸破千萬噸級,鞏固北方最大接收基地地位。
過去12個小時沒有一艘從中國出發的貨船向美國西岸兩個主要港口運送貨物,這是自疫情爆發以來從未發生過的情況。
2025年4月北部灣港貨物吞吐量達3174.52萬噸,同比增20.32%,今年累計1.12億噸,同比增14.89%。集裝箱業務方面,4月完成82.21萬標準箱,同比增5.74%,累計299.6萬標準箱,同比增10.25%,數據為内部初步統計。
河南省發布内河航運規劃,2030年通航里程超2200公里,三級航道達750公里以上,構建現代化航運體繫。以周口港引領,推動多港提質增效,目標吞吐量2億噸,集裝箱破100萬標箱。強調安全、綠色、智能發展,強化水運在國家交通體繫中的作用,促進區域經濟聯動。
全球最大汽車運輸船“深圳号”首航巴西,搭載7000余輛新能源商品車創國内單次出口紀錄。該船總長219.9米、型寬37.7米,擁有9200個標準車位,采用LNG雙燃料清潔動力技術及多項綠色設備,符合國際環保標準,彰顯中國汽車出口實力與綠色航運進展。
全球最大汽車運輸船“BYD SHENZHEN”号在江蘇太倉裝載超過7000台比亞迪新能源車,首次遠洋航行前往巴西。
4月25日,廈門國貿船舶有限公司在廈門成立,法定代表人林海宇,注冊資本6000萬元。該公司經營範圍涵蓋船舶銷售、租賃及物流運輸代理等多個領域。
2025年一季度全國鐵路海鐵運輸商品車同比增長33.62%。鐵路部門通過打造數字化平台和“一單制”服務等新舉措,為我國汽車産業參與國際市場競争發揮了重要作用。
鹽田港拟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3元(含稅),送紅股0股(含稅),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
此前,長和宣布向貝萊德牽頭的财團出售和記港口80%權益,其中包括具有争議性的巴拿馬港口碼頭業務。
該航線目前投入兩艘船舶運營,班期穩定保持每月一班,主要挂靠尼日利亞拉各斯與南非德班兩大樞紐港。運輸貨品主要以商品車、工程機械裝備及相應配件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