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深圳号完成70天跨洋首航,搭載超7000輛新能源汽車運往巴西,航程超3萬公里。該船于4月27日從江蘇出發,7月7日返回深圳小漠港,標志着比亞迪在國際物流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年上半年浙江中歐班列(義新歐)發運集裝箱13.1萬標箱,同比增長11.1%,目前擁有26條跨境運輸線路,覆蓋歐亞50多國160多個城市。
中遠海運集團旗下全球最大船載光伏能源汽車運輸船遠海口輪完成首航,搭載4000台中國品牌車輛(新能源車占比超90%)。該船總長199.9米,裝載能力達7000標準車位。
深圳市推出24項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措施,重點包括創新跨境無人機物流通關模式及推動蛇口港建立全國首個海空復合型口岸樞紐,旨在提升通關效率並打造國際一流口岸營商環境。
“BYD CHANGSHA”以長沙命名,擁有9200個標準裝載車位,並采用最新的LNG雙燃料清潔動力技術,旨在以更快、更安全、更環保的方式将比亞迪汽車交付給全球用戶。
為滿足本項目建設資金需求,廣州港拟對項目建設運營主體南沙國際集裝箱公司增資280,944萬元。增資完成後,南沙國際集裝箱公司注冊資本由8,000萬元增加至288,944萬元,具體結合本項目建設進度及資金需求分步注入。
該船作為“BYD SHENZHEN”的姊妹船,是全球最大LNG雙燃料汽車運輸船之一。
美國洛杉矶港5月進口量同比下降9%,創兩年多新低。執行董事Gene Seroka表示,特朗普關稅政策導致企業取消或推遲貨運,預計低迷态勢将持續至2025年底。
在華盛頓州,塔科馬港進口量暴跌39.4%,跌幅最大;西雅圖港降17.3%。在加州,長灘港減20.9%,洛杉矶港下滑8.5%。
廣州港2025年前5月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3.6%,集裝箱吞吐量增長7.7%,集裝箱航線總數達223條。其中外貿航線178條,通往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航線153條,占國際航線比例超85%。
6月5日甯波港公告,2025年5月預計集裝箱吞吐量453萬標準箱,同比增7.1%;貨物吞吐量1.076億噸,同比增7.7%。
遼甯葫蘆島港口岸綏中港區擴大開放通過國家驗收,東北地區外貿業務将顯著增強。葫蘆島港作為重要海上通道,此次與柳條溝港區形成“雙港區”格局,成為東北海陸大通道關鍵節點,為區域經濟注入新動能。
6月3日,中美關稅政策調整後,美國采購商“囤貨潮”帶動美線海運需求激增,鹽田港作為對美出口重要港口,傳統旺季提前至六七月,前4個月新增6條國際航線。深圳海關數據顯示,一季度深圳港外貿集裝箱吞吐量達788萬標箱,同比增長19.6%,創同期新高,國際班輪航線增加14條至近300條。
廣州市今年前四月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7.6%,對歐盟、英國、韓國增長顯著,與“一帶一路”及東盟國家貿易額激增。
受貨運需求激增影響,美線海運市場價格上漲,艙位緊張,船運公司上調費率,40英尺集裝箱價格最高漲3000美元。
霍爾果斯口岸今年前四月進出口貨運量達1389.1萬噸,同比增長1.2%,顯示強勁增長,預示其将成為重要貿易樞紐。
廣州海關推出24小時通關保障、查驗服務及預約通關等20項措施,以加快航空口岸通關效率,支持高質量發展。